AEIF2018回顾之十 | 在公民科学实践中理解自身与环境和科学的关系


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

是业余科学爱好者或一般民众,参与科研项目的模式,它的产生拉近了公民与科学的距离,赋予了这个解决问题的新工具更多可能性,突破了科研项目数据采集和人力不足的限制条件。日益壮大的“公民科学家”群体,已经在深度参与到了,可能影响环境的相关管理和政策研究中


 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8)  公民科学工作坊

102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新楼

50多位报名者在多位专家的带领下,参与体验了一系列的有趣实践,感受公民科学的魅力。



“在科学里,哪怕是很小的行动,也是有其意义的”


Muki Haklay,伦敦大学学院地理信息科教授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Muki Haklay教授在开场向大家介绍了公民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今的实际应用。他认为,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推动着现代公民科学的发展和普及。


公民科学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参与的弹性度高,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不同方式参与进来。Muki表示,公民科学根据参与程度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简单的工具参与数据收集,如用手机软件进行噪声监测、简易传感器记录地质活动...有许多的方式,都是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 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数据信息,如辨别动物、辨识星轨图等;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据尝试去解决问题;管理和主导整个研究项目。


每个阶段都同样重要,只是因为每个人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进入到不同的阶段。科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每个人小小的行动,都是能够推动世界各种难题的解决。



“在直接的感知中去建立自己与环境、他人的联系”


Liz Barry,纽约公共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我们该如何缔结与他人、周围环境与社会的联系?纽约公共实验室联合创始人Liz Barry介绍了她的团队正在做的事情。他们致力于开发DIY科学工具,让任何人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制作工具,去直观地观察、理解周围的环境,然后通过社群与不同领域的人平等交流,实现自我的成长,甚至解决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这样的参与式公民科学,重构了我们理解科学的过程。通过亲身实践,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自身与环境、科学等的联系,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做过的事情”,在社群中分享交流,与他人共同成长,以小小的行动改变世界。



“从小事做起,就是在成就大事。”


Michael Norton,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发起人


空气污染、海洋污染、全球变暖……世界面临的问题愈发严峻,我们该如何去改变世界呢?Michael 认为,公民科学是信息的收集,而信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很多专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公众是不一样的,他们所掌握的数据信息有时候是滞后的,而公民科学能够让每个人成为专家,一起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现在许多机构都在尝试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各种行动,比如定义某一天为“海岸清理日”,让全球许多的人在同一个时间一起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其实,改变世界很简单,你每日小小的行动,都是在推动世界的改变,比如你只需要下载个APP你就能帮助拯救无数企鹅。


公民科学是件严肃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能够和朋友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共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应该是在人群中无差别进行


 Mendel Wang-Citizen Science Asia 联合创始人


公民科学的数据是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能够为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底线。现在很多人都有在做大量的数据收集,可是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可持续创新,去解决地球上严峻的问题,尤其是在亚洲这个公民科学理念缺乏的地区。


Mendel 希望能通过Citizen Science Asia 这个平台,在多元的亚洲环境中建立共识社群,帮助项目个体分析和运用数据,让每个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加强亚洲与联合国,与世界在公民科学方面的联系。



室内农作物种植能促进退耕还林,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习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Naelbest分享了他在中国实验推广的HerbieDome 室内农作物种植系统的经历(起源于非洲)。Prof.Dickson D 曾表示,如果地球上每座城市都能够在10%室内空间中种植农作物,那么我们就能够重新让340000㎡的农田恢复成森林,这样能够让地球二氧化碳水平回归到1980年。


公民科学实践

演讲结束后,参与者们根据自己感兴趣,选择参与4个不同的公民科学项目:


01  噪声计对比


△左为 Hush City”,右为 “噪声计/SPL Meter


该小组在手机上下载两款噪音监测软件,就可以随时检测周围环境的噪音级别,还可以查看其他地区的噪音指数。 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快速。


02  Zooniverse


Zooniverse的其中一个项目- The Wilds Wildlife Watch


Zooniverse是一个公民科学项目的集合平台,公民能够在其网页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各类公民科学项目,如辨别星系、寻找野生动物、标记海鸟等。通过给照片打标签的方式,帮助科学家快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03  Community Microscope


几个小型摄像头、螺丝钉、晾衣夹和简单的塑料板就能够构建一个简易的社区显微镜,足以观察水中水藻和微生物的情况。这些材料都可以在本地轻易找到的,相当实用友好,这让民众参与科学探究的成本大大降低。此外,这让参与者以与众不同的视角直观地观察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状况,不仅体验到DIY科研的魅力和趣味,还加强环保的意识。


04  Balloon Mapping Project



“气球航拍”实验以“公民科学”为根本理念,倡导利用手头上可以找到并且利用的任何工具,用氢气球或者风筝为主要载体,以手机或者相机代替GoPro,用最便捷环保的方式,做到从高空中获取陆地的影像。并将视频所拍摄到的画面进行截图处理,利用MapKnitter网站进行上传与重置,生成新的地图。


此方法多用来探测局部区域地面状况、地理环境或者局部区域污染状况,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更多简便易行、绿色环保的方式参与到科学研究中。


公民科学在环境问题中的实际讨论


在参与了4场公民科学项目后,Michael引导参与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公民科学作为一种工具,要如何解决社会或环境议题?参与者分成三类角色,分别站在政府、企业与青年的立场,针对塑料垃圾的改善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大家对工作坊的体悟进行总结和分享后,一日的工作坊顺利落下帷幕。


1. 政府的角度


民众的意见和参与有利于政府评估和政策的完善。公民科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监管部门进行作业,比如当地的居民能够通过拍摄定期地监管企业的污染情况。政府可以通过推广低门槛的收集数据方式,让民众能够随时随手记录数据,上传到可视化的公共平台,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群的关注和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政府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而产生可持续的改善措施。



2. 企业的角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者的产品使用反馈也是一种公民科学。剖析民众的真正需求,企业结合创新的想法和可持续的产品来引导消费者去正视自己该负的环境责任。



3. 青年的角度


大部分的青年群体已经意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有部分的人群也尝试着根据消费需求和环境平衡要求来回收利用垃圾,实践可持续的环境创新。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参与小小的信息收集方式,来希望帮助环境的改善。




公民科学正在为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虽然项目设计和传播仍有待改善,但其应用实践的优势已逐渐显露。相信未来公民科学将会被广泛运用到不同领域中去,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