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和自然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让娜-玛丽·格舍尔(Jeanne-Marie Gescher)



让娜-玛丽·格舍尔(Jeanne-Marie Gescher)是第二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6)的第一位主旨演讲嘉宾。曾为跨国企业和机构提供中国三十年变迁的咨询顾问的她,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可以溯源传统历史经验,为未来的制度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以下是她在AEIF2016上的演讲摘录:
 
在全球各地,大家都在讲生态文明,但是没有人真正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我们先回顾、追溯几千年前,从中国开始,看一下人们是怎么思考生态文明的。
 
女蜗和伏羲的远古故事,讲述了世界秩序新开始的过程,到底世界该如何运作。大禹通过走遍许多大川河流最终找到治水的方法,说明了解自然世界的重要性和责任。再到春秋时期的孔子,试图通过思考的模式,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了解世界的本源,要知道作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和自然的沟通是怎样的。



人们不断的思考之后,出现了一些诗歌和艺术作品,从中就可以感受到有关自然的画作,让我们理解那背后的故事,考虑到人类和宇宙的关系。
 
到了16、17世纪的欧洲,有很多的传教士或者是宗教人士来到中国,他们来到北京,到了紫禁城,他们从与中国人的沟通和对话开始了解到中国的概念,有关道、仁、义等。他们通过写信把这些情况告诉他们的人民,西方对中国很感兴趣,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



几百年之前,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但是必须要很好地利用这些科技,否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西方开始了解到,如果很仔细地看清楚自然,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最近的几十年,人们总是在讲“国际化”、“全球化”的概念,但很多地方已经缺少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只是关注人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人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变迁,忽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我们也失去了人的基本责任,每个人在宇宙中、在社会中、在国家中应该考虑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达到小康生活。但是满足生活的需要,可能并没有达到生态文明的程度。到了21世纪,大家突然觉得很惊奇,看到自然完全被忽略了,城市变成了堆填区,空气里出现了雾霾,水变成了很不自然的绿色,所以我们必须要负担起责任来。

生态文明,我认为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生态文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于未来的指导方针。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等,不仅仅是空谈口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方式,去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置身其中,并且不断的思考。
 
现在中国讲到创造力,在整个系统里不断地创新,除了技术创新,还需要有最根本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创新。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