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6至17日在德国波恩召开,本次大会旨在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创造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这次气候大会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缔造碳中和的未来,研究人员提交的有关研究方案包括从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碳补偿等方面实现碳中和。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去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11月6日,《公约》第23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12次缔约方会议、《巴黎协定》首次缔约方大会第2阶段会议同时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德国波恩举行。本次大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
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一致通过了具有里程碑式非凡意义的《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度以下,同时向1.5℃度的温控目标进一步努力,由此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规划了路线图,在加强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11月6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德国波恩开幕,本次大会将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展开进一步商讨。
埃斯皮诺萨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开幕的当天参加了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状况声明》(WMO Statement on the 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in 2017)的发布仪式。她在讲话中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并展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和雄心,就会给民众、经济以及人类运行其中的地球上的生命本质带来日益增加的风险。
塔拉斯:“我们经历了异常天气,包括亚洲高达50摄氏度的温度、在加勒比和大西洋延伸到爱尔兰的刷新记录的飓风、在东非使数百万人受灾的破坏性季风洪水以及持续干旱。其中许多事件带有因人为活动引发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造成的气候变化的迹象。”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17年1月至9月的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时代约高1.1°C。由于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年可能仍是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而2017年和2015年分列第二和第三位。2013-2017年必定会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期。报告强调,极端事件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对最脆弱群体尤为如此。最新研究表明,自1980年以来,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的总体风险稳步攀升,而全球约有30%的人口目前生活在持续极端热浪的气候条件下。2000年至2016年间,易受热浪事件影响的脆弱人口数量增加了约1.25亿。报告指出,2016年,2350万人在天气相关灾害期间被迫迁移。与往年一样,这些境内迁移绝大多数都与洪水或风暴相关,并发生在亚太地区。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气候状况声明》包括联合国众多机构提交的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信息,是努力为决策者提供一份更全面、跨联合国系统的政策简报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天气、气候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联合国全球目标。塔拉斯表示,世界气象组织的这一声明特意安排在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日之际发布有其特别的用意。
塔拉斯:“这份报告凝聚了联合国10个机构的研究成果。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每隔6、7年才发表一份报告,因此我们希望在这期间发布一些统计数字。我们这次发表这一报告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波恩大会召开之际,敦促谈判者振奋精神,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以上图文来自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