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关于气候变迁,什么是他们没有告诉你的?


《关于气候变迁,什么是他们没有告诉你的?》

What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limate change 。


关于地球的环境危机,西方一直持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只是地球正常的气候周期变化,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那么大的影响,但这一派观点不是主流。目前西方的主流观点是,我们如果再不携起手来面对气候变化,那这个地球,人类早晚是会呆不下去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地步。《经济学人》赞成的是这一派的观点,

这一期内容指出,在解决气候变暖的危机中,有一个特别本质、极其重要的问题,一直被大众忽略了,这就是这篇文章要讲的。

| 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全球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变暖问题,的确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程度了,否则温室效应造成的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涨,各物种的存亡危机,最终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全世界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两年前在法国召开的全球气象变化大会上,《巴黎协定》确定了要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内,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是美国的大量机构和社会名流,包括比尔·盖茨,都对这个问题很关心,各种奔走协调。欧洲更是积极响应,比如瑞典的国会就通过法律,要在2045年之前,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也就是不再增加排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了。

首先这个目标是非常难办到的,哪怕就是从现在开始的30年里面,瑞典人都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开车只开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不烧汽油了,但是至少飞机目前是不能用电能来驱动的,得烧航空燃油吧?还有化肥生产和制造水泥总不能停了吧,但其实这些才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大户。

其次,就算是达到了“净零排放”的目标,也解决不了目前的环境问题。因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大众忽略了,那就是:真正能解决气候变暖的关键,是要把已经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给回收回来,为什么呢?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高压锅,目前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光是节能减排,意味着你只是不继续给这个高压锅里施加压力,或者说压力施加得慢一点,可是你想让它的压力减下来,得想法把这个高压锅内部的压力释放掉才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不是少排放或者不排放,而是我们关键词里说到的概念,得“负排放”才行。但是几乎所有关于环境问题的主流宣传里,都很少提到,或者干脆不讲这个概念。

其实《巴黎协定》里就提到了“负排放”,但是要做到这点,实在太难了。

| “负排放”为什么这么难?

根据IPCC,也就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协议,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100年的时候,需要“回收”也就是“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会达到8100亿吨,相当于现在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20倍。这不光是听起来数字大得吓人,难度也相当高。咱们先来说一说“负排放”二氧化碳,有哪些方法吧。

一共有三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碳搜集并且储存二氧化碳,就是在火电站和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安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回收”好二氧化碳储存到地底下去。这个方法叫做BECCS——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另一种是种植更多的植被,特别是森林,植物可以自然吸收二氧化碳;或者也可以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把深耕变成浅耕,这样土壤可以吸收并且储存更多二氧化碳。

最后一种,是在土地和海洋里,播撒特定的化学物质,比如橄榄绿石粉末这样的硅酸盐矿物,把自然界需要上百万年才能吸收掉的二氧化碳,加速到几年内吸收掉。

听着都很好,但是文章里说了,上面的方法要真正实施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面临着作业成本高,经济利益少,故事不够打动人这些问题。

咱们一个个来说,首先BECCS这种方式,会极大增加工厂和发电站的成本,平均每吨碳的搜集和存储成本高的可达600美元,最便宜也要60美元,这个钱谁来出呢?

而种植更多的森林,减少耕地,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实在太惊人了。根据测算,大约需要320万平方公里到9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才能完成“负排放”的任务,这就相当于拿出小到一个印度,大到一个加拿大那么大的土地面积来做这事儿,还会占据全世界大约23%~68%不等的耕地面积,粮食少了,人就养不活了。更别提森林的生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人们等不了。

而在土地和海洋里播撒硅酸盐矿物粉末成本就更夸张了,更别提还要研磨得细致均匀,以及承担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高昂的物流,可能性也非常的小。



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大家都不讲,而是只强调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负排放”这件事,太抽象了,不够直观。你想嘛,用更清洁的能源,比如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故事你跟普通老百姓就好讲,大家也好理解。但是“负排放”,把目前大气里的碳回收,金山银海地扔下去,根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全球气温降低个1.5摄氏度,普通人感觉也不明显,所以宣传的效果肯定不好。哪怕这才是解决全球变暖的最重要的手段。

所以现在“负排放”这事儿,基本都是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在想办法。比如英国政府和美国能源部,今年就专门拨出经费来研究“负排放”的技术;英国的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悬赏两千五百万美元,给能用商业方式,在未来十年内解决10亿吨碳回收问题的个人或者机构。因为目前二氧化碳回收回来是有一定商业用途的,比如制作碳酸饮料,或者给农业的温室栽培使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那些为“负排放”而努力的个人和机构,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因为他们不只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还在为人类的未来努力着,哪怕不被人理解。就像文章的副标题说的:仅仅是减少大气里二氧化碳的排放是远远不够的,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把它回收回来。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