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环节: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
主持嘉宾
林武生 深圳骏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对话嘉宾
鄢 涛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 霞 诚信诺科技公司创始人
王 荣 深圳能源集团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
林武生:我们到了深圳建科院,今天很多人问我“绿色建筑”是什么。我就说要不要买车呢?怎么样在同样的时速里面更省油,我们住房子也要更节能、更环保,这就是绿色建筑,跟生活直接相关。
广东省的绿色建筑占全国大概九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全国有一万的个,广东省是一千多个,广东省的绿色建筑有四分之三是深圳的,深圳的绿色建筑有一半是深圳建科院做的,其中很多的建筑都是我们鄢涛副总做的咨询。
首先我想问一下各位,你们对今天所有嘉宾的分享中哪位的印象最为深刻?
王荣:我对于上一个对话环节中蔡总对于创业的三要素(执着、人品、格局)的话题非常深刻,觉得是对人生的提炼。创业不仅仅是技术过程,还带有很多的人生经历。
另外就是从四个技术角度上讲,我们能源垃圾发电站是做最后一端的,是兜底的过程,但是刚好竞赛单元中的来自四川的熊总他们是做垃圾分类的,这个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而竞赛单元中的雷雨霫女士谈的项目也非常好,相当于艺术化的处理了这些废弃物,而且再利用,这个也非常好。我对第四位来自环宝蛙的杨朝晖女士印象也都很深刻。对四川银谷智联环保的熊总比较深刻的原因,是因为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气凝胶,最近我们也研究过了,气凝胶未来在环保方面在节能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可能跟我个人的经历有关系。
李霞:从个人的角度,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个项目,环宝蛙的项目,我觉得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包括我现在也在人群里强调教育的问题。第二是我觉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有更多可以呈现、延续的商品,是可以进行对企业的自我盈利的持续性发展的支持。
此外我也比较喜欢的是雷雨霫的 “材料乘以设计” 项目,从设计端解决垃圾的问题。刚刚我们很多人也在讨论关于海洋塑料垃圾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觉得是要从制造端来解决,制造端的水龙头不解决的话,我们末端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污染也是源源不断,包括我现在在做的产品设计。
鄢涛:我个人对万科公益基金会的项目比较感兴趣,垃圾的问题很典型,如果不是每个人付出的话很难实现全球的绿色。
林武生:我觉得李总说的在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特别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们出现了大量的污染,是因为我们的消费特别多。早在二十年前我们真的没那么多消费,我们真的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垃圾还有这种耗费出现,我觉得很大一个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去吃。最近我看了一下“深能源”有很多大的动作,还有种种的让人投资的这些方向,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能去推动下游的事。
王荣:我们集团在八十年代末,跟着深圳市一块成长起来的企业,因为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中国的最南方,实际上我们有很大的劣势。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深圳急缺电,我们当时通过创新的BOT方式从香港引用资金,还快速建起燃气发电站,这两点决定了我们集团的经营,从全国各地的能源我们占比都是最高的。燃气轮机属于清洁能源,我们集团也是非常重视清洁的概念,所以后来在国家推动,我们在北方地区建了很多电站,还有水电站的建设,我们还被引入到了海外,我们就变成了除了核电没有外所有的产业方式都有。
林武生:光伏和风电以及垃圾发电这个算是可再生能源?
王荣:当然,垃圾发电和风光电应该有25%左右。
林武生:这个比值在全国是非常高的。
王荣:可能还要解释一个问题,我们是电源的企业,电力分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现在国家政策分析要求或者鼓励接入光伏,光伏电量的成本现在已经快速下降了,现在基本上是四块钱左右,未来还会降。我前段时间参加了2018年国际能源转型论坛,会上谈到了未来发电量要达到50%以上,所以说发展的趋势会让在行业中的人都感觉到非常的快。
林武生:我们还是听一下李霞怎么样关心印度和非洲的穷人,谁出钱,你们想干啥?以后想干啥?
李霞:我过去九年坚持做制造业,工匠造业,闭门造车,低头走路,我现在走出来的原因有两个原因,我做制造业做了这么多年,我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到今天,我觉得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我今年在美国参加活动,在投资人眼里觉得我就是个奇葩,为了贫困人口服务九年,靠自有资金,没有拿过一分投资和捐赠。
确实过去九年是很辛苦的,因为赚钱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是我今年走出来的原因。我未来想解决更大的问题,比如说教育类的问题,或者说提供生产性用具的问题,这绝对是靠民营企业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今年我走出来有两个原因,看到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第二个看国际上面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对我们未来教育类的项目能有些什么样的支持,因为除了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以外非洲地区的人根本不太关注教育,因为他没有钱去关注教育,所以想说能不能有更多的资源为贫困人口服务。过去九年我们完全靠自己产生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工匠精神,省一分是一分,省一毛是一毛,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
林武生:我也了解过深圳很多的光电企业,很多都有尝试去非洲地区作推广,但是都失望而归,你的产品性价比为什么会超过他们呢?你能够在这个极其贫困人口找到性价比,能不能从那些富裕人手里赚更多的钱,从更多的钱再去服务贫困人口?
李霞:挺犀利的两个问题,我跟大部分企业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我非常聚焦解决基础的问题,他们很多大公司也看不上我这个小蛋糕,我也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对手。第二个问题其实我不止一次被别人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原来做国际贸易出身的,其实我并不是09年才创业,我是04年就创业的,我每一天为这个社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后来我聚焦到BOP。
第二个问题您问的是从有钱人身上赚钱补贴穷人。能服务部分人群的时候,我真的没有精力服务另外一部分人群。我曾经不止一次被别人问过,中国的穷人这么多为什么你还去帮助国外的穷困。人类共同命运体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不解决别人的问题,我们自己最后还是会有问题,另外跟我自己本身专业相关的,我本身是学国际贸易的。其实我每年都会在中国做一个公益,我会花一个星期的时候去四川或者云南去做公益。
我到今天为止都号称自己是营利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定要盈利的,买我东西的认的不是国外的财团,比如说有一部分,国际性的公司等等都有跟我进行一些采购,但是80%都是商业合作,买来以后在当地进行分销,当成商品进行销售,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合作。
林武生:我看到很多光电企业,光热企业其实“死”的挺多的,你确实比它们强,当然我们最好能够兼顾内外。鄢涛您作为副总工程师,你现在公司已经上市了,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鄢涛:其实上市没上市对我们院的影响,我个人觉得不算是很大,我个人是从02年开始做这一行业的,我一直觉得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我们院一直定位还是面向普通公众的——东西尽量好,价值也别太贵。同时我们更多的是配合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政策和标准,还有一些生态规划等相关的工作。
林武生:我想在座的各位肯定有很多问题想问台上的各位,我们开放一个问题,请大家随便提问。
观众提问:现在深圳在绿色建筑的道路上作为这个行业的领袖者之一,您对我们未来深圳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有什么给到我们青年朋友的提示?
林武生:我十几年前搞绿色建筑的时候,我就觉得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我就满腔热情的进去了,结果我发现这里面有非常多的陷阱。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案例,北京的新机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做的绿建咨询,居然让它的蓄水池的体积达到280万立方,就是我们知道著名的颐和园的昆明湖一百万立方,再填三个昆明湖都不够,投进去是10亿人民币。
做绿建要能够把钱赚回来,如果给你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工匠精神的话一概都是耍流氓。在绿建的行当里面奋斗了十几年了以后,我得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结论:自然的才是最好的,所有的当下的人民的选择是最有智慧的选择。而不是你替他去选择,你能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好坏,让他去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鄢涛:不要与自然为敌。
李霞:低碳环保,不分大小,不分国界,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王荣: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我认为经济增长是让可持续发展更有机会,让我们市民、社区和企业共同努力。
林武生:人的幸福感不是有了更多的物质,有些时候可能满足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就足够了。如果我们有太多物质需求就造成了当下太多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人的本性回来,去思考人类的问题。对话环节: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对话环节: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对话环节: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