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在“2019华·绿色论坛/第五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韩寒,以“用跨界的研究与传播推动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为议题分享了在推动海洋生态健康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力探索。韩寒女士曾任国际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中国区主任,在中国策划和实施了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项目,推进全球水产品供应链绿色升级,也曾服务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奥地利驻穗总领馆等机构,拥有十几年国内外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丰富的研究和咨询经验。(以下回顾文字根据现场速录整理,略有修改。)
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大家上午好!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下我所带领的团队在这几年做的事。
我首先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从来不愿意吃海鲜或者不吃鱼的。我想告诉你的是,哪怕你不吃,你的生活中间还是离不开水产品。比如我们吃的肉来自猪牛羊,它的饲料里都有添加鱼粉、鱼油,这些鱼粉来自海里的野生小杂鱼。如果你养宠物,你的宠物猫粮、狗粮里也来自这些东西。爱美的女士和男士用的面膜,也有海洋生物提取的胶原蛋白。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人均消费每年海产品量在过去40年翻倍,而且在未来预计到2025年,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总数增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购买力也在逐渐的提升,人们消费这些优质蛋白的趋势只会增加不会减弱。
大概在十几年前就有一款这样的汉堡包,是麦当劳的雪鱼汉堡。实际上雪鱼是大自然里非常常见的鱼类,但是1992年的时候,大西洋的雪鱼在加拿大东北部新科斯省,这个曾经非常富饶的雪鱼鱼场,这一年的某一天渔夫发现海里一条雪鱼都没有了,发生了断崖式的下降,当地整个支柱产业在一夜之间导致很多人失业,促使政府被迫把渔场关闭很多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关注海洋生态健康,以及关注海产供应链的专家学者甚至企业家们,包括政府管理者都聚集到一起,开始琢磨怎么样更好的管理渔业资源。几十年过去了,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观察和测量。但是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不到30%的鱼类种群有效的被科学检测,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利用他们的程度有了一定了解,但是绝大部分依然非常模糊。这是我这两天在罗马参加的联合国劳工组织的渔业论坛,目前最新统计数据是有至少31%的全球渔业资源被过渡捕捞。剩下的60%多里面,还有很多是已经濒临或者说接近被充分利用的状态,只有非常少的低于10%的数量可以说还没有充分的利用开发。
情况不容乐观,几百名科学家聚集在罗马讨论这几十年来在全世界各地的改观状况。我们可能已经有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和数据模型,能够对一些大型工业化捕捞有比较好的管控,但是实际上全球70%-80%的水产品是来自于小型渔业,我不知道在深圳周边有没有,但是像汕头、南澳,以及福建、泉州这些地方,大家很容易看到这些零零散散的中小型渔船。
渔船的管理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同样还有养殖行业,水产养殖现在大部分在中国,您在市场上和餐馆里吃到的75%以上的水产品都是养殖类产品,而这些产品是来自小规模的养殖户。也就是说全球都在面临的困局,大家都没有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或者说是非常简单可复制的方式。其实是需要每个地方有因地制宜的,去深入了解一线的生产,这些复杂的环境。而这个过程,我们看到的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很多的是社会层面,包括我们需要运用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来去理解这些问题、识别和诊断这些问题。但是可能在中国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也看到,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大学里开设有海洋类的专业,甚至于有专门教水产养殖的学科,但是往往这些学科毕业出来的学生去向可能只有几类,要么是进政府做公务员做行政管理工作,要么就是去科研机构做实验做基础性研究,包括育种、育苗或者治病的配方。还有可能进了饲料公司做销售,实际上这些去向和人才岗位是不是足以解决所有的鱼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复杂问题?我们发现,像有科学家花了几年功夫,好不容易研究出一个新的牡蛎品种,但是一投放到市场以后,几年时间人们就发现这个新品种好赚钱,然后就一拥而上。但是在什么地方可以养,养多少合适,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人去回答的。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行业,都没有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研究,也没有这方面的引导和管理。所以往往会造成很多的投入是低效的、浪费的,而且反过来它导致了比如说像这幅图里大家看绿色的,您觉得像不像草地?但它实际上是一片湖泊,只是上面长满了绿藻,这些插着竹竿的地方是围起的一片片的围网养殖。
这种盲目和低效的投入,导致了一些环境不可逆的损耗,更不用说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面,很多参与这个行业的人,其实是处于非常动荡不安、不稳定的边缘群体中间。但是另一方面,就像各位去餐馆吃东西时候也都想吃安全的,当如果您有孩子,您给孩子买这些水产品的时候,估计您也会琢磨这些东西是来自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养出来的对吧?
其实不管是普通老百姓、消费者,还是商家。也越来越重视到从供应链的角度去稳固供应,同时又能够满足国家的要求,以及对生产者的最低的环境方面和质量控制要求,这样的控制对生产端有很大的挑战。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越来越趋于规范标准供应需求市场,面对的是一盘散沙的小规模的复杂又曲折的供应源头,这样两个方向是不匹配的。
五年前我在一家国际机构工作,这家机构叫“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他们专门以非营利的形式在世界各地开展渔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供应链数据库,引导大型采购商、零售商,比如沃尔玛、麦当劳,告诉他们的水产品供应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可以怎么样要求他的供应商做些什么改进。
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这种社会组织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的挥着大棒批判不良的商业行为。有的拿着萝卜,创造一些激励方式,让渔民或者水产商给我们提供好的产品。但是所有这些组织里没有一家中国本土机构。
另一方面由他们的土壤创造这些的解释方法,不见得适合中国。比如说西方国家很多时候都是以单一物种,因为他工业化程度特别高,大船出海,只捕一种东西,但是在中国我们的渔民出海的时候,我们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什么都利用。所以中国的这种生产形态不管生产还是捕捞是多物种的,而且我们大部分是小规模经营。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看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外需要第三方组织的存在,用这样的一种身份做他们之间的桥梁和翻译官,而且这样的机构需要非常了解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也就是要深入一线了解当地的渔民、养殖户以及加工企业,了解他们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我们的沟通和协作中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四年前在海口创立了“智渔”这个公益组织,我们很多工作全国都有涉及到,也有一些兼职同事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我们对智渔的定位是一个“翻译”的角色,或者说是一个催化剂的角色。当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不同领域,不管是政策、学术、传媒以及包括经济领域都很缺乏更好的相互沟通和碰撞,我们希望因为智渔的存在能够让这些知识、技术更好的去为产业一线的人,以及生产供应链两端的人进行服务。我们希望智渔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尤其在初期阶段,大家还在识别这些问题的阶段,非常需要这样一个翻译的角色来推动。当然也希望在我们的促进之下,能够使更多的创业者发现商机。
有可能有很多问题是可以用更好的商业模式来解决的,并不见得都是非营利的。比如说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里,供应商上在某一个区域挑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产品,比如说罗非鱼这个淡水物种,产业链上养殖户的鱼都是出口到了欧美国家。可是当我们进入这个产业链了解情况的时候,发现这些养殖户从来不知道谁买了他的鱼,他的客户对他有什么要求。信息只是到加工厂,加工厂也不直接面临养殖户,他们是靠鱼商收的。这当中信息在今天被称为大数据,很多产品在一线应用并没有那么乐观,有很多系统、后台和数据库都是空的。
就像今天有专家提到的,很多东西我们设计出来了,可是人家不用怎么办?所以我们的团队经常走到渔港、码头、养殖基地,跟大家了解他们真实的场景是怎么样的,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调查方式,识别他们的需求。
比如说在海南,有这么一群养殖户,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下组成了一个行业协会,我们通过协会想尽办法用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去激励他们,组成一个上下游联盟。他们之前的日常养殖过程中往往是凭经验的,以前很多信息没有留下痕迹,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不利于他前后的比较。而现在的一些APP、自动检测设备,可能很多都是出于管理者的视角来去设计的,并不是从一线使用人员的习惯流程来考虑的。他们现在自己能够微信里沟通工作,用这样一种方式记录他每天的技术方式和简单数据。他可能还要再花时间转到Excel表格,这个对很多养殖户来讲是不太容易实现的,有一些是通过他们的经销商实现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挖掘他们的需求,看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将记录转化的过程更优化。
这个项目得到了阿里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他们也看到项目可能跟未来的农业数据应用等方面有交集。中国人保也想开发水产品的保险,他们也看到了这个示范项目上能为保险产品抓住哪些是他的风险点,找到了这样一个应用的场景。所以,我们从一个小小的局部地区的示范和实验,慢慢看到他未来有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包括环境效益。
对于消费者自身也有很多困惑,作为公益机构我们的独立性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相对比较通俗易懂又比较客观中立的信息,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我们借助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把它设计成各种海报,很有意思的文创,甚至做成屏保在很多网吧里使用起来,这是在社会传播、公益性的传播方面,我们也在寻求更大范围的出圈,比如通过抖音平台、微博粉丝量特别大的博主等进行传播,把一些有趣的故事素材提供给他们,在更好的渠道和终端产品上推广。
我们在做的这些尝试的思路并不是多么新奇,是希望让大家看到在渔业这个小众的领域,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也相信有更多的同行人会逐步加入到我们中间来。最后,我再借这个机会欢迎大家,如果对海洋生态健康和渔业可持续发展这个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会后来跟我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