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之所以存在垃圾,就是因为资源放错了地方。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产生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016年以来,中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典型经验的通知》,向全国推广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经验和做法,推动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德国在循环经济实践方面堪称世界之最,不仅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是实践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因此,德国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内外压力致德国发展循环经济
德国缘何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是受到国内环境的压力。二战结束后,德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造成生产消费不断扩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紧缺,迫使德国开始关注资源使用效率和废弃物科学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事务议程。
这些都引起了德国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促使德国率先发展循环经济。从德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法规来看,德国循环经济起源于“废弃物经济”,但随后却不断向生产和消费等领域扩展,最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经济”范畴。德国在城市中所实施的废弃物“零排放”、播撒环保“绿点”和营造生态“绿洲”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都以全新的理念诠释着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1991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该条例成为首部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思路,要求生产者负责废弃物回收和利用的法律。该法随后成为欧盟制定包装标准的重要依据,从此掀起了包装废弃物再生利用的革命。德国率先建立了以“绿点”为标识的双向回收再利用系统(DSD)。1994年颁布、1996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使得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和民众生活休戚相关。该法不仅将原有的物质闭路循环思想从包装问题扩展到所有的生活垃圾方面,而且还促进了德国向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阶段的转型。
此外,德国DSD对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周密的设计和高效的运行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其“绿点”标识在170多个国家得到法律保护,并获得了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认可,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环保标识之一。法国、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于1995年后纷纷效仿德国,开始建立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1996年,欧盟包装回收再利用组织在布鲁塞尔成立。
法规、观念、技术的全方位保障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德国政府开始鼓励各州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组建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企业,其严格的立法和政府监督,大大提高了对工业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力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大多数废弃物处置企业开始了私有化进程,政府相关部门逐渐退出合营企业,向审批、监督和管理的角色转变。
为了保证有效监督,德国成立了专门监督企业废弃物回收和执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机构。生产企业必须要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废旧产品,才被允许进行生产、销售活动。德国各州的相关环保部门,每年负责制定一本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划书,对本地工业危险废弃物从源头到最终处理进行严格审批和监控,同时协助各危险废弃物产生企业和处置企业,在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无害化处理、回收利用等方面给予帮助。德国各地都有为企业提供废弃物再利用服务的公司,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废弃物回收处置等服务。
此外,德国的政府部门认为,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因此德国的教育部门决定,将环境教育纳入德国中、小学的义务范畴中来,目的是使青年学生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了大量的职业基础培训以便学员以后可以通过再培训或是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德国不止从中小学阶段就对公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还向成年公民传输环保意识。自1984年起,德国就拥有了国家认可的职业“废弃物处置人员”,培养了公众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自愿参与环保活动。1994年后,德国又出现了环保教育中心,开设“废弃物经济咨询”的再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废弃物经济顾问。目前,大多数德国公众对于减少或回收废弃物的措施都积极回应并努力合作,公民和非政府组织也成为推动循环经济的中坚力量。
配套性技术的体系化。德国政府重视循环经济,环保现代化被看作新科技、工业政策的重要部分,并要求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环保工业,推出绿色工业产品,使德国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并要求研制和开发有益于生态的新技术,生产工艺和生态工业产品。
为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以此促进清洁技术的推广,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目前,德国对废弃物总量的65%实行了再利用,每年可以得到120万吨二次燃料。德国拥有先进的废弃物分类和回收技术,政府计划最迟于2020年完全取缔垃圾填埋方式。届时,所有的垃圾都必须经过物质和能量方面的预处理和重复利用。德国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废旧电器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生物技术、零排放技术等的研发应用使德国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
我们的循环经济之路应该怎么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借鉴好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德国的循环经济源于“废弃物经济”,其废弃物管理政策的重点在于有效处置废弃物,随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该体系不仅解决了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而且成为其他国家仿效的榜样。当今的德国在从消费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以较低能耗的生产、适度消费的生活、循环利用的资源、稳定高效的经济和持续创新的技术”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体系,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技术进步和效率至上的世界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也在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同财政部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工作。“十一五”期间,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重点领域及省市层面,选择了178家单位进行广泛试点,探索形成了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十二五”期间,选择循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开展专项试点示范工作,包括100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100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42个再制造试点、28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和101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等。通过这些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一批有益的典型经验,也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验收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出9条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循环经济的组织推动和评价方面,形成了循环经济协同推进机制和区域资源产出率统计评价机制;在推动城市循环发展方面,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和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机制;在促进园区循环发展方面,形成了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机制、废弃物资源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和产业废物第三方外包式服务机制;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形成了“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和再制造技术服务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