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15所世界一流大学组成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校长理事会,在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期间全票通过倡议发起全球青年气候周。2022年1月联盟秘书处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UNFCCC)正式提议,将每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一周设立为“全球青年气候周”。
实现碳中和需要代际传承,青年可以尽早担当起这一使命。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首届全球青年气候周”在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前一周举行,爱栖自然和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作为全球100多家联合发起方之二,一起携手提供势能,共同托举全球青年登上通往碳中和未来的历史舞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即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首届全球青年气候周”的全球100多家联合发起方之一,爱栖自然和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邀请到了三位长期关注气候变化政策倡导与研究及实践的女性。在爱栖自然执行主任林吴颖和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秘书长冯晓的主持下,来自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执行秘书长王彬彬、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项目总监卢之遥和材料科研工作者胡婧博士娓娓道来,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以音频对话的方式交流自身及其他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持和努力,探讨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相关行业的观察和反思。
如下内容为本场对话交流的文字整理实录,欢迎阅读。
林吴颖: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自然漫谈是一档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播客节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嘉宾做客对话间,聊一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探索中的人们的故事。我们渴望在公共空间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以表达我们的内心,并带来对自身成长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反思。今天是自然漫谈的第一期节目。
冯晓:今天交流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下的女性领导力,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四位在气候变化领域里面的优秀女性做客我们的对话间,一起来聊一聊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是如何来发挥女性优势,去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
林吴颖:今天我们是远程录制,所以很感谢今天参与的各位好朋友们一起相聚在线上。那“全球青年气候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呢?我想先请王彬彬老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碳中和目标靠一代人是不足以达成的
一定需要代际传承共同去努力
王彬彬:
非常感谢咱们两家单位成为我们“全球青年气候周”的联合发起方。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是2019年1月份清华大学的达沃斯论坛上发出的倡议,当时就得到了8所大学的支持和响应,5月就正式在清华大学成立,当时创始的成员有12所大学,在疫情期间,像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也加入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这个联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来培养青年人才,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军中。
我们在去年举办了第一届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因为大家知道碳中和碳达峰已经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大势,在零碳未来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过程中,大家可以想一下,它是本世纪中叶要去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只是靠一代人是不足以达成的,所以一定是一个需要代际传承一代一代地去努力,而现在的青年人甚至于是中小学生他们都会成为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
每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都会有气候变化领域叙事的各个利益相关方齐聚COP举办地,然后大家一起来讨论最新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推动国际进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年做的是零碳未来峰会,会吸引全球125万公众的参与,发挥作用并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持续贡献。
我们在组织峰会过程中也注意到很多机构都在办自己的活动,想为每年的COP进程做贡献,但是怎么找这个时间点,然后包括邀请什么样的嘉宾,然后都要去费脑子。所以我们就有了这个idea,我们锁定在每年COP的前一周作为“全球青年气候周”,只要想是和青年一起办活动,或者是你的audience里面有青年,就可以在这一周里面来办活动,成为“全球青年气候周”的组成部分,共同来推出“全球青年气候周”这样的一个新的机制,来树立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树立一个里程碑。
林吴颖:
谢谢彬彬老师,跟我们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全球青年气候周”的缘起。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其实也是彬彬老师你的其中一部分工作内容,你又是怎么走上应对气候变化这条路的?要不要跟听众朋友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你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回应气候变化议题?
气候变化对靠天吃饭的农民影响非常大
对女性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和挑战
王彬彬:
我最早关注到气候变化议题是在2009年,那一年当时的媒体有个说法,是我们人类拯救自己的最后的一次机会,就是2009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我当时是在一家国际组织就被派到哥本哈根,在去哥本哈根之前我也非常好奇说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去甘肃探访。
在甘肃农村看到一个农民大叔,我就跟他聊了几句,我就说你知道气候变化吗?他说他知道。这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这个词我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也刚接触,他说甘肃原来是十年九旱,现在是十年十旱,而且最近这些年比如春天播种的时候,该下雨它不下雨,而且像刚刚还下了冰雹。他把我带到他的玉米地,就能看到冰雹把玉米已经砸的很多都倒在地上,他把玉米剥开,里面都是瘪的。他说你看如果是有春雨,哪怕一点点玉米粒儿也是可以灌浆的,这样他一年的收成都没有了。
气候变化对于这种靠天吃饭的农民影响是非常大的。干旱洪涝大家现在也是越来越多地在身边能感受到,而农民是靠天吃饭,他们要靠这个来种地,你就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冲击,所以这是我对气候变化的第一的印象。
在此后的一些探访点也看到在很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男性出去打工了,女性留在家里要承担家里繁重家务,既要照顾孩子还要去管理农事。所以气候变化对于女性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等于是给她们额外增加了很多的劳动量,对她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和挑战。
这两点就是让我为什么会关注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来到清华大学负责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工作,和盟校开展联合研究,为现在碳中和包括技术转型资金问题,还有为气候变化适应这些相对难点的硬骨头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所以综合来说,现在的平台也给我个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能够跟更多伙伴来进行交流,来探索合作空间,寻找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林吴颖:
之遥你是通过途径怎么样进入到气候变化领域的呢?为什么会关心气候变化议题,以及你做的事情是怎么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的?
通过商业手段提升上游供应商环境表现
搭建平台增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雄心
卢之遥:
我之前学习的其实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在博士阶段到了耶鲁大学学习。我对气候变化的很多科学认知和看到的全球治理方向,以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承担的重要角色和起到的有效作用等,就是在那一段时间去交流学习的时候认识到的,我们也会和很多联合国的大使及官员去交流一些全球治理的问题。
我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关注气候变化治理这个议题,后来回到国内进入到中国本土环保NGO组织,也是更多地参与到了气候变化应对的具体项目当中来。比如说我现在的这个团队,更多关注到的是在中国通过商业手段的企业等,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有效减排,更多的低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会联合一些看起来比较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比如说房地产行业,可以共同来做绿色采购,去规范上游的建材供应商的环境表现提升,我们会通过设定一系列的采购标准,让我们上游供应商成为一个更加绿色、更加低碳、更加污染减少的企业,房地产企业用自己手上的这种采购订单,再去采购这种更好地进入到我们的白名单绿名单的优秀环境表现的供应商企业,通过商业手段带领一个行业进行污染减排和碳减排行为。
除了像房地产行业,也开展了像纺织行业、电子行业,打造推动企业去参与气候行动的平台,联合多家基金会发起了中国企业气候行动平台,也是旨在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增强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先有意识提升,设定行业双碳目标,或者是自己的减排目标看重和目标这样设定的一些雄心,同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引导,采取有效的方案和行动去帮助企业实现减排。
所以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自己学习的一些背景,包括从认识到气候变化议题,也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国商业的板块,企业能够真正地起到减排的这些作用和方案,所以对于我来说是这样认识气候变化,并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林吴颖:
从技术或者科研层面会有什么样的参与和应对气候变化方式,作为研究者,胡婧你一般会怎么样去关注或者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呢?你研究的材料它是怎么跟电力有所关联,怎么样的用到一些特殊材料让整个过程更加低碳?
看不见的碳和电力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流淌
而材料科学所研究的
是更加高效安全而经济的电力解决方案
胡婧:
我之前一直学习材料科学,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偏理工科的行业,但是知道气候变化和相关的知识也是在留学的时候。当时我所在的材料系对面就是地理系,他们会经常举办一些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研讨会,他们也会邀请比如说材料系的老师去分享不同的能源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邀请经济系的老师去讨论等等。所以其实也是在那一段期间内了解到说原来我研究的材料还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都是在为清洁低碳的未来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我学习的材料其实都是跟电力相关,我也觉得电力还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我们从来都看不到电力在生活里怎么去流淌,就好像我们谈论碳,我们其实也看不到自然中间碳的循环是如何演变的,但是它却存在在我们身边。
整个材料领域都有非常多的创新,包括大家看到的太阳能、风电,然后核能都是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比较清洁稳定的低碳能源来源,不同的技术也有在迭代,其实不同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性会决定市场会不会接受它,所以我们在做的就是保证材料的发电效率高的同时,保证和提升它的经济性,保证它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有非常多的不同的领域的材料科学家,包括化学,包括做物理的都是对围绕这个课题来进行研究。
很多的材料科研工作者在从源头上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环保性能的,比如说家园归航里的雨霫就是从事可循环材料应用的,怎么去把它做成大众更可以接受的循环产品,不额外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同时也有很多人去从后端去优化,通过提升能源效率、优化工艺流程来减少整个生产的环节中间的碳排放。
冯晓:
我之前也看过《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里面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让环保少一些女性色彩”,是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发现说可能对于绿色环保会更加女性化,男性会制造更多的垃圾,环保项目捐款好像也更多是来自女性,男性会因为环保行为过于女性化而拒绝参与等等这样的一些刻板印象。在我们身边,就像我们一直在做可持续和环保相关工作里也会看到从业者里面似乎好像也是女性多一些。而在像气候变化谈判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好像又是男性居多。三位嘉宾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里面,是男性主导还是说女性会有更重要的影响,或者说特别的优势,以及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不管是什么性别
我们都在走向成功的同心圆半径上
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半径边界
携起手来才能做得更好
王彬彬: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好像女性会有这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参与意愿,这可能确实是跟女性本身的母亲角色会更关心下一代的天性上有关。在讲好一个事关人类共同发展的故事方面,包括说情感调动,怎么能够和他人去建立这种链接,在这方面女性身上是有一些天然的独特优势的。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就是为什么在这个领域里面的女性会比较多,当然这可能是一个玩笑,就是说因为这个领域相对来说很难,有点偏讽刺,就是说这个领域它很难挣钱养家。所以男性在这种社会的性别塑造下,好像尤其是中国在这样男性要挣钱养家这样的一个传统认知下,男性会去选择一些更能够有直接收入保障的工作。当然这个是没有经过核准,是我们朋友们私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
卢之遥:
我觉得不管是NGO环保组织,还是从事环保行业的性别比例来说,女性真的是占比了更多一些。还有一个更讽刺的现象,不管在各大机构女性的成从业人员的占比多高,但是很多机构的领导还都是男性更多一些。
我们发觉到女性的很多力量可能是需要更多地去挖掘出来,更多地去提升自己的女性领导能力的,可能因为一些传统因素导致女性可能没有那么去愿意站出来去体现自己的领导力,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是我们女性是可以再去提升的一部分。当然现在的社会性别分工,也还是可能导致男性在领导力上会更多地被看见被重用。
女性很擅长去分享和倾听,产生共情、表达爱与尊重。女性也更多地愿意去包容开放和沟通协商,愿意建立起一些合作共赢关系。这些特质有一些是天然女性带有的,也有一些是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当中慢慢形成的。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女性是非常值得得到更多的重视,参与到这样的一些议题当中来。
我觉得可以看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当中,不管是国际共识的达成,还是建立国际合作,做自然教育、民间外交和提供解决方案等等,其实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女性涌现出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说一定要释放女性领导力,让更多的女性参与决策和领导当中来。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是更多地需要让女性去参与的。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其实还有一段路要去走。
胡婧: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种领导力并不是一个从上而下的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力,很多时候更多的是领导自己的领导力,然后跟大家一起去共创,也是一种领导力。所以对于领导力的理解,可能会并不是说power position才能说是一种领导力。如果所有人通过自己的办法,就是在自己的各自的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领导力的体现。
我记得之前朋友也提过,她说领导力其实是个同心圆,每一个人都不是圆心,而是我们都在圆的半径上,每个人都在扩大圆的半径边界,携起手来把这个事情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在科研界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得挺好,从小我们都被鼓励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去学好数理化,所以我的成长经历过程中也没有特别觉得女生就有什么好像不可以做的。比如说有时候开会会发现女生特别少,但是我觉得这个也没有问题,主要还是自己要觉得很自洽。
我们在科研领域有时候我也会有imposter syndrome的形状,就觉得我是不是因为我是女生,所以我才在了,这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本来是因为想要给大家提供平等的机会,反而因为因为你是女生才得到了这个机会,就有一些不好,我觉得这种时候可能每一个个体就要提醒自己,首先我们肯定过了一个门槛,就是我们够格了,然后可能因为我是女生或者我是少数群体,所以我们也需要在这个事情上就be there在那里有存在,然后才可以为更好的未来一起努力。我觉得对女性也好,还是任何群体也好,都可以就be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
林吴颖:
有的时候我们把性别议题拿出来讲,是因为我们好像觉得这个地方总是做得还不太够,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讲女性在气候变化或者女性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也许我们谈论的并不一定是性别,也许我们谈论的是在很多女性身上所呈现出来的这些特征,比如说这种韧性、关怀、同理心、合作精神等,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仅仅存在于女性身上,这一定也不是真相,而这些存在的女性特征或者女性力量也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也许我们可以去倡导的,而不是说要去性别对立,或者是说因为女性身上有这样的特点,而男性身上并不具备这样一些特征,我相信这一定是大家所有的人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去创造的一个更美好的场景。
“家园归航”(Homeward Bound)是全球最大的女性科学家领导力培训和南极考察计划,由澳大利亚南极办公室海洋科学家Jess Melbourne Thomas和澳大利亚领导力专家Fabian Dattner 联合发起,从2016年开始计划用十年时间在全球范围招募1000名有领导潜力和科学背景的女性领袖,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进自然保护、海洋保护、极地保护、气候变化等方向的研究、政策、行动和创新,以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
卢之遥:
“家园归航”项目的口号是说地球母亲需要她的女儿们,我们是带着这样的一群女儿去回到我们地球母亲的怀抱,回到我们的家园。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入选到这个项目当中,也是带发掘自身和要想去提升自己的初心的,我也相信我们十几位中国的代表成员,也从这个项目当中都获得了很多收获和成长。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我在加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刚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我觉得我在这个项目里面获得的是我看到了我在从事的工作和我想要去实现的环保公益理想。在全球有这么多女性或者是机构,他们都是在关注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项目里我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我觉得我要做的事情,我的理想是并不是孤独的,有很多的人和我是一样,我有很多同行者,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这个领域去驻足,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理想的决心和信念。
林吴颖:
我可能想说的是从南极归行之后,我们带着收获和满满的能量,联合前四届的成员,集合大家共同智慧的力量,把我们的故事和所采访到的跟我们同船的一些非常优秀的世界女性的故事,写成了《我们选择的自己》这本书,两年前也已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给很多女性带来了激励,当然也不光是女性,也有一些男性的读者,给了我们非常多非常积极正面反馈,也可以给大家传递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一些信息,我觉得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情。
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的听众朋友们看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读一读,其实都非常诚恳地把个人的一些成长故事伤疤都放在了里边。
其实更多的是希望说这样的一些鲜活的人物故事,就是在我们身边,能够给到更多的一些女性一些启发或者是安慰或者是一些力量,能够让更多的女性意识到,其实在成长道路上大家都有困难,大家都困惑过,大家也都很坚强,然后我们其实更希望说不管是在气候变化这个议题上,还是说大家在生活中,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职业,还是有什么样的一些爱好,我们都希望女性能够更勇敢,然后更有力量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当然我们也更希望说如果大家也是对就气候变化环境治理这样的议题更感兴趣的话,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找到更多这样的同行者,能够一起为我们的地球为我们的环境一起来做出贡献。然后除了我们自己女性的这样的一种成长,我们想用这本书去影响女性之外,我觉得我们更多的也是想说女性力量是需要被看见被重视的,然后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女性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然后去提升自己。
王彬彬:
对于推荐给听众可以学习和掌握的工具和方法,我想先推荐《我们选择的自己》和《我们选择的未来》,这两本书是姊妹篇。我们在写《我们选择的自己》的时候,首先也是一个共创,从一个人的idea变成可能是我们第三届去南极的7个同行者,我们来写,后来就成了我们家园归航项目四届都参与进来,13个作者贡献了20个故事,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不断地建立链接、建立共情,然后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我印象特别深是负责整个的书稿的统筹和编辑工作,应该是在2020年的2月份,大家都被封控在家。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其实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支撑,让我们知道手头还有这本书要忙,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去做的事情,其实是陪伴了我们。而且这本书它其实不只是分享这个故事,还有一些女性领导力的工具箱,需要去整理和去反复地去阅读,编辑大家的故事的过程也是在吸收正能量,跟疫情的冲击去做好去做一个很好的对冲。
同样是在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中信出版社联系到我说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前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要出一本书,这本书要翻译成中文版,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说好,我们一块去的南极,在一个船上也聊了很多,就是这么多年的战友都在一起参加COP,然后又一起去南极,有很深的这种链接,我说虽然很忙但我愿意来做。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碳中和公民行动指南,就是每一个人在走向碳中和未来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可以怎么做。她本身是一个人类学家,所以她的行动指南不是说你要关上灯、调低空调这些简单的行动点。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她强调在这种思维方式上的转型。
碳中和其实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找到新的能源替代,之后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我们的生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碳中和其实就是一种用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这么一个门槛,迈过这个门槛等于是我们又进入到了一个工业革命的转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全人类是站在一次正在见证正在经历一次人类的新的工业革命,就是绿色工业革命的这么一个转型,就是从这个点上我们也是很幸运的。但是不是那么容易的,会有波峰有波谷对吧?它会受到一些传统能源的阻拦,因为谁也不愿意自觉地退出历史舞台,肯定要出来兴风作怪,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进程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
在克里斯安娜在这本书里面,它首先就是强调你的思维方式上要保持执着的乐观,然后要有包容性的这种思维,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坚信你走的方向是对的,那么你愿意和别人去合作,首先要有着非常关键的这些点,然后再说你具体地去做什么事儿。如果你观念上都不转型,你遇到一个困难可能就想说算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就没有办法聚沙成塔,就没有办法去推动转型真实的发生。
这两本书放在一起都读完了以后,我相信大家对于自己接下来走的路和要采取的行动,就会有更清楚的蓝图。
卢之遥:
我们现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除了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等都在做相关的工作之外,其实我们所在的NGO组织和很多在一线的这样的环保机构,也有很多很好的行动方案和案例。上个月我们推出了一本新书,是和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碳中和行动系列,这一本是《碳中和行动:绿色公益推进气候治理》,是更为生活化更为接地气的一些做法的案例集。国内有很多公益机构从每个公民更相关的一些生活的方面,比如说吃穿住行等有一些碳中和的行动和方案。然后我们也是说NGO的这些创新实践,是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做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大家都可以行动起来,然后参与到离你最近的一些气候行动当中去。
胡婧:
可能南极是地球上会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脆弱地方,所以家园归航希望这个地球的女儿可以到最脆弱的地方去共同讨论,应该怎么去帮助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纪录片,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介绍自然的力量,是BBC拍摄的《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Seven Worlds, One Planet) ,第一集就是讲南极的。我还是觉得南极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地方,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宽广。对比人类历史来说,可更容易让人觉得其实人类只是世界的非常小的一个部分。我觉得这种纪录片可以更让大家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世界上哪怕现在我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疫情,还是会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很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像是无人之境的南极这样一个真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非常纯净,非常安静的地方所在,所以我觉得这个可以是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一个类似南极一样的这个地方。
在无论遇到任何的不开心,或者是任何对自己有怀疑,外界对你有怀疑,或者是觉得力量不够大的地方,要相信,哪怕无论外界的事情是怎样,自己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很纯净很安静的地方,就要相信自然的力量。
我们选择自己,我们选择未来。
保持乐观,选择从此刻开始改变思维模式。
冯晓:
非常感谢彬彬、之遥、胡婧带来的精彩分享,也很感谢大家来收听我们本期的节目。作为男性,我非常欣赏各位女性科学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里面非常坚持非常积极的探索,当然我们也从刚才提到的那本《我们选择的自己》里面看到了更为生活化的一面,大家的心路历程以及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的一些故事。
我觉得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积极地在工作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认同相互配合着去推动。气候问题的现状看似有点让人悲观,但是我们又必须乐观地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应对和接受这样的现状,然后去积极地进行减缓和适应性的行动,从培养青年开始,让更多人一起加入进来,为了我们的2050、2060这样的目标,从现在开始去努力,我们选择自己,我们选择未来,我们也选择了我们的现在。
林吴颖:
谢谢彬彬、之遥,谢谢胡婧的精彩分享,谢谢大家的收听。节目的最后,我非常感谢大家收听“自然漫谈”的第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围绕气候变化与女性领导力展开,我们和三位嘉宾一起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女性在气候变化领域是如何应对和参与其中的。
那么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在2022年10月31号到11月4号期间的“全球青年气候周”,以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埃及开展的第十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关注全球议题以及关注气候变化在我们身边造成的影响,让我们也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我也期待接下来能够跟大家共同在对话间不断地互动,共同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