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 以上碳排放来自城市,近 1/3 来自大型建筑耗能

2021年1月21日,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新华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探究中心、标准排名,联合发布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一)显示绿色城市将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最应该拥抱的就是绿色金融其中绿色债券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部分实绿色发展成果,要着重发挥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产业的扶持功能。


报告编制背景

全球城市绿色发展趋势

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长,全球平均气温在本世纪末将会升高 4℃。如果不加控制,这将对水资源、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并将持续影响子孙后代。

2015 年,196 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同意制定长期目标,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自身排放,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 1.5℃之内而努力。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体排放量的 70%以上。城市减排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核心。

为实现绿色城市目标,全球不少城市已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并陆续实施。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广应用绿色建筑、绿色公共空间和节能减排的公共交通工具。还比如,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政策以及法规。

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涉及多种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实现交通运输电气化、运用建筑节能技术,等等。但是,大多数城市不能仅仅依赖这些解决方案。当城市不能完全实现交通电气化时,就必须对不同的能源燃料进行投资。某些城市还要考虑对净零碳排放或低碳能源发电(例如核电和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进行投资。在成功实施上述措施之后,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全球经济中化石燃料密集型行业的深度脱碳上,包括能源生产、运输、建筑,以及脱碳难度较大的行业——工业和制造业、农业(土地利用以及食品、水的生产)和航空业以及货运业,等等。

欧盟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区。2020 年 12 月,恰逢《巴黎协定》通过 5 周年,欧盟 27 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上就更高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决定到 2030 年时,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要比 1990 年减少至少 55%,到2050 年实现碳中和。

根据欧盟数据,要实现碳中和,到 2050年将需要减少 90% 的交通领域排放。城市和地区致力于通过向其能源结构中引入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本地小型节能设施以及支持居民和本地社区生产自身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源转型。

为了实现一个“碳中和”的欧洲,建筑物也必须达到净零排放。鉴于 2050 年将要使用的大多数建筑物已经建成,主要的挑战是对这些现有建筑物进行翻新以使其更加节能。

目前,包括巴黎、伦敦、赫尔辛基、巴利亚多利德等在内的欧洲多个城市及多家企业都与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GBC)签署了《净零碳建筑承诺书》。签署承诺书的城市承诺到 2030 年所有新建筑将实现净零碳排放,到2050年实现所有建筑净零排放。

以芬兰赫尔辛基为例,其致力于对建筑存量采取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该市 45% 的碳减排与建筑物有关。

全球较大的私人国际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集团也签署了《净零碳建筑承诺书》。格罗夫纳承诺,到2030 年除确保其直接管理的财产(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受保护建筑物)实现净零排放外,还致力于推动其投资组合中的所有建筑物(直接和间接管理)实现低碳排放,并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在美国的绿色城市当中,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名列前茅。圣地亚哥制定了全市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并实施零废弃物计划,还在推动使电动汽车成为该市的公共交通车辆。推动使用 100%的可再生能源是圣地亚哥气候行动计划(CAP)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行动计划不断推动圣地亚哥成为“美国较干净的城市”“美国绿色城市的领导者”。

2020 年 11 月 9 日,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全球气候与能源市长盟约(GCoM)和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发布了一项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多达 1000 个城市采取气候行动,落实《巴黎协定》规定,完成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 1.5℃之内的目标,并努力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开始绿色复苏。



绿色城市积极拥抱绿色金融

城市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中心。绿色城市所需的投资规模巨大。国际能源署(IEA)曾估计,未来 10 年,全球每年需要在低碳能源领域投资超过6000 亿美元,以应对气候危机。

尽管市政或城投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情况正在增加,但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无法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或者没有足够的项目渠道来发行绿色债券。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长期处于气候行动的较前沿,准备通过扩大和深化气候活动巩固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决定到 2025 年将其一半以上的投资绿色化。为此,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制定了绿色经济转型计划(GET)2021-2025,提供更高的绿色投资项目占比,还承诺将专注于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在实施这一计划过程中,还将特别关注循环经济和绿色数字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规模投资计划来启动。将这种投资计划与更加有效的气候行动相结合,并帮助全球向绿色发展倾斜,对于加速向低碳乃至零碳经济的过渡至关重要。GET 2021-2025 提供了通往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还基于在市政和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 20 年投资经验制定了绿色城市计划,每年减少价值 7 亿欧元、约 80 万吨的碳排放。这一计划的关键是《绿色城市行动计划》,该文件阐明了特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战略目标、行动和投资,以优先解决环境问题并实现计划目标。除了优先考虑投资外,绿色城市计划还将帮助人们提高对绿色城市的认识并增加融资。该计划已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地进行试点推广。

比如,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地铁扩建项目设计对现有地铁系统的能源效率进行升级,项目贷款文件要求该市执行《绿色城市行动计划》,目的是通过该计划和相关的优先投资清单,该市可以更多地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绿色投资机会。

美国绿色城市债券联盟认为,绿色债券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部分,对城市产生重要影响。该联盟的成员组织包括 C40、CDP、谷神星、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等等。

世界银行预测,仅碳减排一项,城市每年就需要1000 亿美元的投资。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绿色债券市场,寻求筹集碳减排资本的途径。

绿色债券发行人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可带来一系列好处,包括巩固投资者的基础,使其投资更多样化,以及改善城市品牌、增加媒体关注度和公民参与度,等等。大多数绿色债券发行都被超额认购,表明绿色债券需求强劲。



绿色城市的中国智慧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资料显示,中国70% 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其中近 1/3 则来自为大型建筑供热、制冷和供电的能源。

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1973 年 8 月,首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徐徐开启了中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大幕。时至今日,中国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设立了生态环境部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为推动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聚焦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整洁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区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1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的总目标。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强化城市人民政府的系统协同推进作用,城市人民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顶层设计中凸显魄力和决心,才能为绿色发展战略提供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落实绿色发展成果,要着重发挥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产业的扶持功能。绿色金融是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市场手段,其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撬动经济增长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绿色金融不仅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及治理,更可以引导资源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流向绿色发展领域。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稳步推进,在绿色信贷、债券、基金和保险等领域均有长足发展。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共发行了 3862 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其中,非金融企业的绿债发行总量较2018 年增长 54%,占 2019 年总发行量的37%。从行业上看,交通占比为 37%,是募集资金投向的较大领域,其次是能源(28%)和水资源(18%)。

截至 2019 年年底,中国国内的绿色债券余额总额为 9772 亿元人民币(约合 1400亿美元),未来 5 年内将有总值 8655 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到期,占余额总额的 8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的绿色企业债总发行规模为 479.6 亿元,较 2018 年的213.7 亿元增长 124.43%,成为 2019 年境内贴标绿债市场增幅较大的绿色债券种类。

2020 年 7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再一次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20版目录坚持与2019版目录等政策文件相衔接,涵盖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领域 203 个项目,可操作性增强,项目范围划分更加清晰明确,能够有效减少由于绿色产业界定不清晰带来的产业扶持政策无法针对实施、监管部门管理盲区以及行业泛绿化等,有助于市场对绿色项目进行准确判断。

这一目录是中国绿色标准化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兼顾新旧标准衔接以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极大扩展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空间,有效提升了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对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稳健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绿色城市指数评价模型

1. 数据统计时间范围:2019 年 1 月 1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部分数据为 2018年和 2017 年全年数据。
2. 原始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发布的公报,各省区市公布的统计年鉴以及生态环境部重点监测的 169 个城市发布的 2019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水资源公报等。
3. 绿色城市指数(GC)= 人居舒适系数(LC)+ 绿色交通系数(GT)+ 空气质量系数(AQ)+ 水治理系数(WT)+ 能源消耗系数(EC)+ 废物再利用系数(WR)+ 环境噪声系数(EN)+ 卫生教育系数(MH)+经济发展系数(ED)+ 财政管理系数(FM),每个系数满分均为 10 分。
4. 人居舒适系数(LC)= 人口密度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5. 绿色交通系数(GT)= 城市人口 /汽车保有量 + 公共汽(电)车拥挤度 + 城市轨道交通拥挤度 + 人均道路面积
6. 空气质量系数(AQ)= 城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 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7. 水治理系数(WT)= 人均用水量 +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 + 人均节约用水量 +人均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8. 能源消耗系数(EC)= 人均城市供气量 + 人均城市集中供热量 + 人均能源消费量
9. 废物再利用系数(WR)=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 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10. 环境噪声系数(EN)= 环境噪声声效等级
11. 卫生教育系数(MH)= 城市人口 /执业(助理)医师 + 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数量 + 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
12. 经济发展系数(ED)=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可支配收入
13. 财政管理系数(FM)= 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额
14. 评分明细:城市人口 / 汽车保有量、公共汽(电)车拥挤度、城市轨道交通拥挤度、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用水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节约用水量、人均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城市供气量、人均城市集中供热量等 10 个系数满分均为 2.5 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额、人口密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人均能源消费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等 11 个系数满分均为 5 分;城市人口 / 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数量 2 个系数满分均为 3 分;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和环境噪声声效等级2 个系数满分分别为 4 分和 10 分。将上述 25 个指标按照正态分布模型,以标准差调整后的期望值作为较佳值取满分,并依照正态分布曲线上离散程度由较佳值对应的满分向两侧递减修正计算得出。


转载自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新华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